小村腾飞 第四十七章 重创齐家(二)
Latest Updates:Northern Dynasty: The Imperial Legacy
Detective in the World of Detective Conan
Myth Invasion: I Behead Gods on Earth
Evil King's Fondness: Ghost Doctor's Mad Concubine
The Ferocious Soldier Beheads the Sky
Online Game: Game within the Game
Life Recording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ld
Step aside, let me handle it
Full-time Sword Cultivator
Phoenix Ming Doulu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psychic abilities
Human Suffering
Rebirth in an Era of Soaring
The Necromancer Only Wants to Plant Trees
Mad War God
Rebirth of the Roaming Deer
Pear Blossom Tune
Retaining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Bones
All-Powerful Goddess in Ancient Times
Architect of the Heavenly Court
Click Ranking:Criminal Psychology
Becoming glamorous: CEO spoils his wife sweetly
I See Qing Mountain
Forced to become a general despite wanting to retire
Plot After the Peak of Favor
Gold Medal Mediator [Quick Transmigration]
Phoenix Ming Douluo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Meng Ning Fu Tingxiu
Living Together with a Beautiful CEO after Divorce
Great Era
Ex-girlfriend, get to know each other[Quick Wear]
Urban Rise and Fall
Beyond the passing time
The Iron Dynasty
Tang Dynasty's Green Hat Uncle
Tech: Spend four years in college and end up with a blank page, can you build a top-tier fighter jet?
The Monster King Comes to Receive the Crown
Farewell Mr. Lu
Heavenly Alignment Technique
等张顺离开后,梁文盛接着说道:“下面我宣布本官的几项决定,第一,户房司吏齐玉家因帐目作假、贪污银两、盗卖仓库粮食,撤职查办,现已收押候审。户房司史一职由季九德担任。”
“第二,待张大人致仕奏书朝庭批复核准后,同知一职暂由吏目庄文宣兼理。待本官奏请朝庭批准后,再正式由吏部任命。”
“第三,从今天开始从社仓借粮一万石救济灾民。众位官吏都要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不可再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许与不良商家大户沆瀣一气,坑民害民。否则只要被本官发现,官参吏免!严惩不贷!”
“是,谨遵堂尊命!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众官吏高声唱道。
这时,长随梁文惠站出来高声唱道:“有事早奏,无事退堂”
众官吏像大赦出狱的罪犯一样,呼拉拉全部走光。堂上只剩下庄文宣与季九德。
等堂上众多官吏离开后,两人同时行礼下拜,齐声说道:“多谢大人提拔,下官(属下)必将誓死报效大人。”
“两位无须多礼,你们两人大胆检举揭发贪脏枉法之徒,为铲除他们立下功劳,自当奖赏提拔。”
“这是下官(属下)该做之事,不劳大人夸奖。”两人又齐声回答。
“季司吏,后年就是大造之年,你现在就要开始准备黄册的编制,这次大造要如实编制黄册,将本州境内人口摸排清楚。还有夏粮征缴也要开始准备了,下面的粮长,发现弄虚作假,随意隐瞒的你要整理好证据,本官要上报户部请求罢免。”
“是,属下一定尽力。”季九德小心答道。
写到这里,要交待一下大明朝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黄册和鱼鳞册。
为了有效管理户口,掌握劳动力,保证明朝政府赋役的征收,大明朝在开国之初,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口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户口的总清册——黄册。
当时,朝庭要求地方各府州县都要编制黄册,在城镇中编为坊,在城郊编为厢,在乡村则编为里,每110户为一里。
一里中的110户,按丁粮的多少为序编为一册,册中注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田地产业等。其中,里中有孤寡之人不能应役,就附在110户之后,名为畸零。
黄册一式两份,一份留本里存底,一份上缴至州县。州县汇总各里之册,制成本州县总册,也是一式两份,一份留于本州县,一份上缴到府。
这样,各级政府如法复制,府缴至布政司,各布政司最终汇缴到朝廷里的户部,因为布政司呈报给户部的册必须用黄纸做封面,所以称之为“黄册”。
黄册即是明朝政府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有了它,明朝便熟悉了全国的人口总数,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况,凭借黄册,便可向黄册名册中的老百姓强征劳役、摊派赋税。
为了防止由于人口、地权的变化所引起的赋役负担变化,朱元璋还规定每10年就调查一次户口,并重新更制一次黄册,叫做“大造”。
鱼鳞图册,又是一种与黄册制度有直接关系的册籍。
为了确切掌握土地占有状况,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国子监的学生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以交赋粮一万石的区域为一区,把这一区里的所有耕地编为一册。
在册中画上各田地的方圆形状,编上号码,写明四至、面积和田主姓名,并注明土地的性质、等级。
这样,翻开册籍,只见土地图形重重叠叠,状如鱼鳞,所以叫做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即是全国土地的总清册。
黄册以明朝的户口为主,鱼鳞图册以土地为纲,两册互相印证,互为补充。这两册起着一经一纬的作用,如同一张经纬编织成的一张大网,把老百姓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网罗其中。
明朝初期,这两册制度在开国皇帝朱元璋严格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下来,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方上主管册务的官吏就开始贪污舞弊,豪强地主也隐瞒户口及土地。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黄册上登记的全国土地总面积为8804623顷,而到了弘治十五年,黄册上的土地总面积只剩下了4292310顷,土地面积居然能缩水一半多。
人口的隐漏程度和土地一样严重,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6054万之多,而到了弘治四年,黄册上登记的人口反而减少至5328万人。
经过了百年的和平岁月,休养生息,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边远地区的黄册,总人口数不增反减,可想而知黄册上人口的脱漏之多。
梁文盛上任之初,离大造之年还有一年多时间,就嘱咐属下开始准备,可见他对黄册编制之重视。其实他如何能不重视,这是他执政的基础,他要在这里至少执政三年,才可能得到升迁机会。
季九德离开后,梁文盛对庄文宣说道:“文宣,咱们到内堂说话。”所谓内堂,就是三堂,因为这是知州大人和家眷生活的地方,所以又叫内堂。
庄文宣从排衙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处在兴奋当中。他在吏目位子上,已经呆了十年之久,一直没有升迁。而梁大人上任第二天就直接让他兼理同知,如果吏部批准,那就正式升任同知。这一下子就连升五级,完全是超常规。
其实,梁文盛之所以敢这样雷厉风行,大刀宽斧,完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大靠山,吏部尚书王恕。朝庭有人好做官,也好升官。地方官只要有靠山,京里有人赏识,替他说话,只要在地方做出政绩,那升迁就如同坐了火箭一般。此时王恕早已致仕,吏部由王恕的好友屠滽主政,自然对他也会照顾有加。梁文盛不傻,趁他的大靠山主持吏部,他岂能不拼命的表现,得到进一步的升迁?
两人来到内堂,杂役上茶离去后,梁文盛问:“关于齐家一案,文宣可能建言?”
庄文宣想了一会说道:“大人,下官以为,齐家还有一人犯要拘传候审,那就是教唆打砸周记粮店的齐玉旺。”
“嗯,齐玉旺虽说不并无大罪,但在城中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可以给他一个惩治。”梁文盛说道:“现在先派人去传证人,再拘齐玉旺不迟。”
安排完衙役拘传相关人证之后,梁文盛又着问庄文宣:“那齐玉家及其父如何审理判决?”
“据我所知,齐家并无大的背景,只有一个齐玉家在衙门当差,之所发迹,因为这几年杨大人不理政务,财政大权旁落户房司吏之手,而齐家又大胆心黑所致。”
“好,本官明白了。既然如此,根据审理结果,依我《大明律》判决即可。”
“大人,也要考虑一下杨大人那边。杨大人是官宦世家,根基深厚,如果大人上任之初,就掀起大案,杨大人肯定不满,对于大人来说并无益处。所以此案还是低调处理好些,要是给齐家网开一面,留下齐玉家一命,不抄家,只罚银。这样处理既对百姓一个交待,也不得罪了杨大人,如此最好。”
正在谈话间,衙役来报:“大人,证人尉贵祥与刘韦氏已经传到。”
“带他们去二堂等候。”
由于这不是正式升堂,所以不需要在大堂问案,在二堂问讯,并不是正式审讯,不像在大堂那样,有种仪式感。
其实,古代问案,并不像在电视里演得一样,大老爷升堂问案,要先传人犯,后传证人,然后打板子,这一套流程。
而是要在私底下做许多工作,尤其是证人证言,更要事前做好工作,然后再升堂。其实升堂只是一个仪式,好多事情在升堂前已经确定好了。
梁文盛与庄文宣匆匆结束谈话,带了书吏,便又来到了二堂。
在二堂等候的两位证人,看到两个身穿绿袍的大老爷进来,立即跪下磕头。
梁文盛让他们两人起身,赐坐,但那两人哪里敢坐,只是站上等候大老爷问询。
梁文盛问:“尉贵祥,周记粮店被砸当天,你可在你家酒楼见过齐玉旺和一高瘦男子密会?”
“回禀大人,见过。齐玉旺当天上午不到午时就去了酒楼,要了一个包厢,一个人坐在里面喝酒,还让两个家丁把守,不让伙计靠近。有个高瘦男子两次到过包厢,第一次是在周记出事前不久,另一次是在周记出事后不久。”
“那你可知道他们两人在包厢内说了些什么?”
“有两个家丁在包厢门口把守,不曾听到。”
“这些证言,你可敢在大堂上作证?”
“这……”尉贵祥犹豫了。
“你不用害怕,齐家案子甚大,齐司吏因贪腐已被收押,证据确凿。”
“既然如此,小人愿意作证。”
“好。你先下去吧。”
等尉贵祥走后,梁文盛又问刘韦氏:“刘韦氏,周记出事时,你正在店里买米,可曾看见什么?”
“民妇当时看到街坊吴二狗买米后,将粮袋与后面一人调换,然后他就开始大嚷。当时我还说他了,但他不承认自己是吴二狗,还要打我,我就吓得走了。然后,里面就出事了。”
“那吴二狗平时做什么营生?”
“他是齐家的家丁,平时就跟着齐家三少爷在街上混。”
“这些话你可敢在大堂上说?”
“大人,齐家倒了,我们百姓无不欢庆,民妇不怕齐家报复。但怕那些痞子来我家滋扰。”
梁文盛想了想,说道:“如果我准许你家搬离此处,给你丈夫找一个工坊做工,你可愿意?”
“民妇谢大人关爱体谅,民妇愿意作证。”
“第二,待张大人致仕奏书朝庭批复核准后,同知一职暂由吏目庄文宣兼理。待本官奏请朝庭批准后,再正式由吏部任命。”
“第三,从今天开始从社仓借粮一万石救济灾民。众位官吏都要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不可再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许与不良商家大户沆瀣一气,坑民害民。否则只要被本官发现,官参吏免!严惩不贷!”
“是,谨遵堂尊命!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众官吏高声唱道。
这时,长随梁文惠站出来高声唱道:“有事早奏,无事退堂”
众官吏像大赦出狱的罪犯一样,呼拉拉全部走光。堂上只剩下庄文宣与季九德。
等堂上众多官吏离开后,两人同时行礼下拜,齐声说道:“多谢大人提拔,下官(属下)必将誓死报效大人。”
“两位无须多礼,你们两人大胆检举揭发贪脏枉法之徒,为铲除他们立下功劳,自当奖赏提拔。”
“这是下官(属下)该做之事,不劳大人夸奖。”两人又齐声回答。
“季司吏,后年就是大造之年,你现在就要开始准备黄册的编制,这次大造要如实编制黄册,将本州境内人口摸排清楚。还有夏粮征缴也要开始准备了,下面的粮长,发现弄虚作假,随意隐瞒的你要整理好证据,本官要上报户部请求罢免。”
“是,属下一定尽力。”季九德小心答道。
写到这里,要交待一下大明朝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黄册和鱼鳞册。
为了有效管理户口,掌握劳动力,保证明朝政府赋役的征收,大明朝在开国之初,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口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户口的总清册——黄册。
当时,朝庭要求地方各府州县都要编制黄册,在城镇中编为坊,在城郊编为厢,在乡村则编为里,每110户为一里。
一里中的110户,按丁粮的多少为序编为一册,册中注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田地产业等。其中,里中有孤寡之人不能应役,就附在110户之后,名为畸零。
黄册一式两份,一份留本里存底,一份上缴至州县。州县汇总各里之册,制成本州县总册,也是一式两份,一份留于本州县,一份上缴到府。
这样,各级政府如法复制,府缴至布政司,各布政司最终汇缴到朝廷里的户部,因为布政司呈报给户部的册必须用黄纸做封面,所以称之为“黄册”。
黄册即是明朝政府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有了它,明朝便熟悉了全国的人口总数,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况,凭借黄册,便可向黄册名册中的老百姓强征劳役、摊派赋税。
为了防止由于人口、地权的变化所引起的赋役负担变化,朱元璋还规定每10年就调查一次户口,并重新更制一次黄册,叫做“大造”。
鱼鳞图册,又是一种与黄册制度有直接关系的册籍。
为了确切掌握土地占有状况,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国子监的学生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以交赋粮一万石的区域为一区,把这一区里的所有耕地编为一册。
在册中画上各田地的方圆形状,编上号码,写明四至、面积和田主姓名,并注明土地的性质、等级。
这样,翻开册籍,只见土地图形重重叠叠,状如鱼鳞,所以叫做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即是全国土地的总清册。
黄册以明朝的户口为主,鱼鳞图册以土地为纲,两册互相印证,互为补充。这两册起着一经一纬的作用,如同一张经纬编织成的一张大网,把老百姓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网罗其中。
明朝初期,这两册制度在开国皇帝朱元璋严格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下来,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方上主管册务的官吏就开始贪污舞弊,豪强地主也隐瞒户口及土地。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黄册上登记的全国土地总面积为8804623顷,而到了弘治十五年,黄册上的土地总面积只剩下了4292310顷,土地面积居然能缩水一半多。
人口的隐漏程度和土地一样严重,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6054万之多,而到了弘治四年,黄册上登记的人口反而减少至5328万人。
经过了百年的和平岁月,休养生息,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边远地区的黄册,总人口数不增反减,可想而知黄册上人口的脱漏之多。
梁文盛上任之初,离大造之年还有一年多时间,就嘱咐属下开始准备,可见他对黄册编制之重视。其实他如何能不重视,这是他执政的基础,他要在这里至少执政三年,才可能得到升迁机会。
季九德离开后,梁文盛对庄文宣说道:“文宣,咱们到内堂说话。”所谓内堂,就是三堂,因为这是知州大人和家眷生活的地方,所以又叫内堂。
庄文宣从排衙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处在兴奋当中。他在吏目位子上,已经呆了十年之久,一直没有升迁。而梁大人上任第二天就直接让他兼理同知,如果吏部批准,那就正式升任同知。这一下子就连升五级,完全是超常规。
其实,梁文盛之所以敢这样雷厉风行,大刀宽斧,完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大靠山,吏部尚书王恕。朝庭有人好做官,也好升官。地方官只要有靠山,京里有人赏识,替他说话,只要在地方做出政绩,那升迁就如同坐了火箭一般。此时王恕早已致仕,吏部由王恕的好友屠滽主政,自然对他也会照顾有加。梁文盛不傻,趁他的大靠山主持吏部,他岂能不拼命的表现,得到进一步的升迁?
两人来到内堂,杂役上茶离去后,梁文盛问:“关于齐家一案,文宣可能建言?”
庄文宣想了一会说道:“大人,下官以为,齐家还有一人犯要拘传候审,那就是教唆打砸周记粮店的齐玉旺。”
“嗯,齐玉旺虽说不并无大罪,但在城中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可以给他一个惩治。”梁文盛说道:“现在先派人去传证人,再拘齐玉旺不迟。”
安排完衙役拘传相关人证之后,梁文盛又着问庄文宣:“那齐玉家及其父如何审理判决?”
“据我所知,齐家并无大的背景,只有一个齐玉家在衙门当差,之所发迹,因为这几年杨大人不理政务,财政大权旁落户房司吏之手,而齐家又大胆心黑所致。”
“好,本官明白了。既然如此,根据审理结果,依我《大明律》判决即可。”
“大人,也要考虑一下杨大人那边。杨大人是官宦世家,根基深厚,如果大人上任之初,就掀起大案,杨大人肯定不满,对于大人来说并无益处。所以此案还是低调处理好些,要是给齐家网开一面,留下齐玉家一命,不抄家,只罚银。这样处理既对百姓一个交待,也不得罪了杨大人,如此最好。”
正在谈话间,衙役来报:“大人,证人尉贵祥与刘韦氏已经传到。”
“带他们去二堂等候。”
由于这不是正式升堂,所以不需要在大堂问案,在二堂问讯,并不是正式审讯,不像在大堂那样,有种仪式感。
其实,古代问案,并不像在电视里演得一样,大老爷升堂问案,要先传人犯,后传证人,然后打板子,这一套流程。
而是要在私底下做许多工作,尤其是证人证言,更要事前做好工作,然后再升堂。其实升堂只是一个仪式,好多事情在升堂前已经确定好了。
梁文盛与庄文宣匆匆结束谈话,带了书吏,便又来到了二堂。
在二堂等候的两位证人,看到两个身穿绿袍的大老爷进来,立即跪下磕头。
梁文盛让他们两人起身,赐坐,但那两人哪里敢坐,只是站上等候大老爷问询。
梁文盛问:“尉贵祥,周记粮店被砸当天,你可在你家酒楼见过齐玉旺和一高瘦男子密会?”
“回禀大人,见过。齐玉旺当天上午不到午时就去了酒楼,要了一个包厢,一个人坐在里面喝酒,还让两个家丁把守,不让伙计靠近。有个高瘦男子两次到过包厢,第一次是在周记出事前不久,另一次是在周记出事后不久。”
“那你可知道他们两人在包厢内说了些什么?”
“有两个家丁在包厢门口把守,不曾听到。”
“这些证言,你可敢在大堂上作证?”
“这……”尉贵祥犹豫了。
“你不用害怕,齐家案子甚大,齐司吏因贪腐已被收押,证据确凿。”
“既然如此,小人愿意作证。”
“好。你先下去吧。”
等尉贵祥走后,梁文盛又问刘韦氏:“刘韦氏,周记出事时,你正在店里买米,可曾看见什么?”
“民妇当时看到街坊吴二狗买米后,将粮袋与后面一人调换,然后他就开始大嚷。当时我还说他了,但他不承认自己是吴二狗,还要打我,我就吓得走了。然后,里面就出事了。”
“那吴二狗平时做什么营生?”
“他是齐家的家丁,平时就跟着齐家三少爷在街上混。”
“这些话你可敢在大堂上说?”
“大人,齐家倒了,我们百姓无不欢庆,民妇不怕齐家报复。但怕那些痞子来我家滋扰。”
梁文盛想了想,说道:“如果我准许你家搬离此处,给你丈夫找一个工坊做工,你可愿意?”
“民妇谢大人关爱体谅,民妇愿意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