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sal State, Subsidiary State, Puppet State]

一、藩属国
藩属国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政治形式。周朝时,周王实行分封制,赋予王室贵族以及功臣“诸侯”的名号,让他们治理周王朝的土地。而这些诸侯管理的国家,如秦国、赵国、齐国等,就是藩属国。
这些诸侯有在土地上独立发展的权力,可以适应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政策等。当然,他们也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域、为周作战、纳税交贡、朝见天子五大义务。
《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国有的思想,由此滥觞。
后来,中原王朝便把“藩属国”的概念引入到外交体系上去。这时“藩属国”不只是中原内的侯国,而是广涉海外了。这时藩属国有了内外之分。
清《万国来朝图》
到了清朝,外藩属国数量变得不少。《大清一统志》便曰“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可以看出来,清朝时中国与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藩属关系。这些藩属国可以维持自己的主权,但要向清朝称臣,接受清朝封号,还要对清朝起屏障作用。而朝鲜、暹罗(泰国)、缅甸等藩属国,还要定期遣使来华,向清朝皇帝述职纳贡。当然,清朝皇帝也会给藩属国一些赏赐,保持双边的一种互动。
清朝属国暹罗国(今泰国)人物形象
二、附属国
藩属国看来大家都很熟悉了。那这个附属国和藩属国仅有一字之差,内涵又有何不同呢?附属国呢,表面是有独立主权的,可在暗地里,它在经济发展、政治决策、军事外交等重要方面都受另一个国家牵制。
附属国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附属国表面对任何国家都没有明显的“臣服”的关系,但他国通过扶植傀儡来在附属国建立统治。在这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签订辛丑条约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辛丑条约后的清廷,通过剥削人民、抵押关税赔付“赔款”,拆除大沽口一线炮台方便列强驻军,并竭力压制民间反帝爱国活动……这些举措伤国伤民,可用慈禧太后一句话概括之“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不难发现,清政府显然已经成了列强的傀儡,清朝也成了英、法、美等的附庸国。
中法战争
还有一类是弱小国家被侵略、或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成为大国“保护国”。大国既然要“保护”,肯定就需要相对弱小的国家交出主权了。
举些简单的例子。19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后,法国得以拥有越南这个“保护国”。法国在越南成立印度支那银行,推行高利借贷,控制了越南乃至整个印度支那地区的经济命脉。除此之外,法国人还掠取越南土地,增发各种税剥削民众,破坏了越南经济的平衡。
再如20世纪初的朝鲜被日本殖民,成为日本的“保护国”。朝鲜的汉城城墙,始建于1397年,历史悠久,本应成为朝鲜政府好好保存的文化遗产。但日本政府为了更好进行殖民统治将汉城城墙大部拆除。
可见,附属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无法完全自己做主,所以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朝鲜日据时期
三、附庸国
附庸国呢,“附属”的程度可就相当深了。我们来看看附庸国的概念吧。大家可以先看看“附庸”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据《现代汉语词典》,附庸就是“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而附庸国呢,依附宗主国存在的国家。
这里的宗主国又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想想以家族统治为中心的宗法制,宗主就是宗法制的领导者,宗主国自然就是控制附庸国的国家。
《孟子·万章下》用一句话就概括了中国古代的附庸国的定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秦襄公嬴开(?—公元前766年),嬴姓赵氏,秦庄公次子
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让大家更好理解附庸国的含义。而秦国在东周前,就是附庸国。那时的秦国不是独立的国家,但君民必须事事顺从周王。直到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襄公于是始国”,秦国才升级为周朝的附属国,有了一定的独立发展权益。
近代,卫星国成为附庸国的新形式。比如说苏联时期,捷克斯洛伐克贴合自身实际发展,兴起一场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民主化活动,这与苏联政策方针不符,于是苏联镇压,“布拉格之春”失败。这里的捷克斯洛伐克就是苏联的卫星国。
苏联地图
以上这三个名词,曾经长期地存在于历史中,多则千年少则百年。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藩属国
在封建社会,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主体是小农经济,资源有限。而许多人受等级观念的影响。于是便出现了落后国家依附、讨好先进国家,以求获取更多的资源的状况。向先进国家称臣后,借助先进国家的东风,相对落后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二)附属国和附庸国
而相比藩属国来说,附属国和附庸国依附先进国家的程度更深。这种依附程度的加深是在国家主权被他国控制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并不是这些国家有意为之,而是“弱肉强食”的不平等秩序下他国强权压迫的结果。哪个国家愿意主动丧失自己的权力呢?附属国和附庸国,多半是国家的黑历史。
清朝属国安南国(今越南)民人,服饰沿袭明朝汉服
但如果稍微关注国际政治,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名词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为什么呢?
1、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
藩属国是封建制度下朝贡体系的一部分,这种体系不适用于十九世纪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在朝贡体系下,中原王朝少有干涉藩属国的经济发展。而资本主义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强迫他国种植相应的作物,并在经济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于是乎,资本主义列强占有中国的“藩属国”,将其变为附属国,方便自己攫取利益。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各国民族经济发展,附属国也随之消失了。可以说,这三个名词的存亡,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
英国:19世纪中后期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分布
2、独立国家的增多以及国际政治秩序的改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政治秩序遵循“弱肉强食”的原则,大国统治乃至吞并小国的状况屡见不鲜。19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就以侵占他国为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说:“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在殖民统治时期,殖民地的资源被殖民主压榨利用,导致殖民地畸形发展。
二战后,独立国家增多。这些国家开始聚集起来,反抗这种不平等的秩序,也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的国际政治秩序,就是提倡平等、自主的。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到1859年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以印度雇佣兵为骨干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综上,可以看出,“藩属国”和“附属国”虽然都有一个“属”字,但在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原王朝对藩属国的管理相对松散,只要求藩属国在有需要的时候履行应有的义务,比如是说协同作战、按时纳贡朝见等。而成为附属国的国家,在很多方面都受限制,不能好好地施展手脚。
而“附属国”和“附庸国”虽然有一个“附”字,但在依附程度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果说附属国多少还能作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对话,那么附庸国在外交上就处于一种“哑巴”的状态。
二战后,许多有志之士致力于创建一种和平又平等的国际秩序,让每个国家都能独立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藩属国、附属国、附庸国的消亡,诚然是历史的必然。
(Shortcut key ←)Chapter Up][Table of Contents][Next Chapter(Shortcut Key →)
Latest Library:Night of the Apocalypse Divine calculation of fate The Empire Starting from the Fourth Catastrophe Electromagnetic Storm Overlord Machine War: Starting from Gundam 00 I can infinitely synthesize superhuman genes Football coach Mysterious end Legend of the Fairy I have kidnapped the timeline Sole ruler Bright moon in the sky Shield of the king Master of the green field Super god hunter Online game Shu Mountain Master Game storm Dimension;Online Pokémon: A Xuan from the Pet Elves Game chosen: Iron and Blood